Search

節錄:

「很多事情,你不會做不到100分,就覺得0分比較好,那為什麼在動保上,...

  • Share this:

節錄:

「很多事情,你不會做不到100分,就覺得0分比較好,那為什麼在動保上,不能也嘗試用這種態度呢?」她認為,倫理行動沒有一套準則可循,更多時候,「邏輯的一致性」對於倫理實踐反而沒有太大的助益。

在政策設計上,人與動物可以更為融合,而非勢不兩立。黃宗慧舉例,每當動保團體爭取改善收容所環境,反對者就會以「偏遠地區的孩童沒有營養午餐吃了」為由,認為應該先解決人的問題。「但經費規劃是否不能有通盤考量?解決人的問題是否一定得犧牲動物?」黃宗慧以哲學家納斯邦(Martha C. Nussbaum)的理論提醒學生避免落入二選一的陷阱,而是積極找尋共生的可能。

「雖然社會整體對同伴動物的需求增加,也會愛屋及烏地關心流浪動物,但要真正解決這個問題,其實需要非常多的專家,需要政府由上而下推動,」她說,動物福利和人類環境實為一體,一旦動物疫病逆襲,人類也將隨之付出巨大代價。

開這門課,除了引導思考動物與人類社會的關係,黃宗慧的核心目標,更是期待學生們成為「眼中不再只有自己」的人,「台大同學非常容易成為人生勝利組,但過度在意自身的成就與利益,會讓倫理與正義被忽視。#希望同學心中永遠保有一塊看見他人苦難、#在乎他者的地方。」這門課不只為動物,也為人指出一條路。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我是Mia,是個有點小嚴肅但其實很容易感動的創作者。 我喜歡關注動物相關議題, 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事就是透過創作帶給這個世界多一點點真實與溫柔。 客製作品與合作相關歡迎私訊
View all posts